dtrac_linesat
差别
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。
后一修订版 | 前一修订版 | ||
dtrac_linesat [2025/07/02 19:01] – 创建 BG6UD | dtrac_linesat [2025/07/03 15:09] (当前版本) – [线性转发器模型基础理论] BG6UD | ||
---|---|---|---|
行 15: | 行 15: | ||
在卫星通联领域,RIT(Receiver Incremental Tuning)接收机增量调谐功能是一项关键技术,它允许用户在不改变电台主频率设置的前提下,对接收频率进行精准微调。特别是在卫星通信场景中,由于多普勒效应、设备固有误差等因素,实际接收与发射频率常出现偏差,RIT功能便能有效补偿这些偏移,确保信号接收清晰稳定。 | 在卫星通联领域,RIT(Receiver Incremental Tuning)接收机增量调谐功能是一项关键技术,它允许用户在不改变电台主频率设置的前提下,对接收频率进行精准微调。特别是在卫星通信场景中,由于多普勒效应、设备固有误差等因素,实际接收与发射频率常出现偏差,RIT功能便能有效补偿这些偏移,确保信号接收清晰稳定。 | ||
- | ==== 线性转发器模型 ==== | + | ==== 线性转发器模型基础理论 |
- | 一个反相线性转发器,如果不考虑多普勒效应,一个信号的上行和下行频率之和Fs=Ftx+Frx始终相等(不难发现,Fs的数值即为上下行频带的中心频点频率之和)。换而言之,只要在一个频点接收到了自己上行对应的下行信号、完成了“回环”,则可以放心地让上下行频率一边增加一边减少相同数值(当然,不能超出转发器的转发频带),此时“回环”仍然成立。 | + | {{: |
+ | 一个反相线性转发器,如果不考虑多普勒效应,一个信号的上行和下行频率之和Fs=Ftx+Frx始终相等, | ||
+ | Fs=(Fup_low+Fdown_high+Fdown_low+Fup_high)/ | ||
+ | |||
+ | 仍然是转发器上行和下行频率之和不变的基本原则。 | ||
+ | |||
+ | Fs=Fdown+Fup | ||
+ | |||
+ | 换而言之,只要在一个频点接收到了自己上行对应的下行信号、完成了“回环”,则可以放心地让上下行频率锁定同时增加和减少相同数值。当然,不能超出转发器的转发频带,此时“回环”仍然成立。 | ||
+ | |||
+ | ==== 实际通联中的转发器模型 ==== | ||
+ | |||
+ | 实际通联中,我们将多普勒频移的影响考虑进来。还是基于线性转发器模型,一个信号的上行和下行频率之和Fs=Ftx+Frx始终相等,但这里要加入多普勒的影响。为了减少歧义,我们以“发射、接收”表示地面电台VFO上设置的频率,对应的多普勒影响后的频率符号为FtxDp、FrxDp;而以“上行、下行”表示卫星转发器接收和转发的信号频率,符号为Fup、Fdown,转发器频带上下行的高低频率分别表示为Fup_low、Fup_high与Fdown_low、Fdown_high,ΔFU表示上行多普勒偏移,ΔFD表示下行多普勒偏移。它们之间的闭环关系用公式表现如下: | ||
+ | |||
+ | Fs=Fdown_low+FtxDp=Fup_low+FrxDp=Fdown+Fup | ||
+ | |||
+ | Fup=FtxDp±ΔFU | ||
+ | |||
+ | Fdown=FrxDp±ΔFD | ||
===== 使用DTrac智能操作 ===== | ===== 使用DTrac智能操作 ===== | ||
+ | |||
+ | {{: | ||
DTrac APP大大简化了操作,可以自动计算多普勒偏移补偿,线性卫星通联对频操作方法如下:使用全双工电台或两部电台构建全双工工作模式,在发射信号的同时,通过单击APP调节按钮微调RIT值,直至清晰捕捉到回波信号,此时DTrac APP将自动锁定发射与接收频率的联动关系。后续可通过长按调节按钮,快速将频率同步调整至目标通联频点,开启高效通联。 | DTrac APP大大简化了操作,可以自动计算多普勒偏移补偿,线性卫星通联对频操作方法如下:使用全双工电台或两部电台构建全双工工作模式,在发射信号的同时,通过单击APP调节按钮微调RIT值,直至清晰捕捉到回波信号,此时DTrac APP将自动锁定发射与接收频率的联动关系。后续可通过长按调节按钮,快速将频率同步调整至目标通联频点,开启高效通联。 |
dtrac_linesat.1751454113.txt.gz · 最后更改: 2025/07/02 19:01 由 BG6UD